上禮拜六 8/14 參加 COSCUP 研討會結束後,去 Free Time 詢問想帶去 Fu Dinner 蛋包飯的氣泡酒。那時 Nancy 順便介紹了 8/20 的 Domaine Serene 品酒會,回家上 Free Time 的 Facebook 查看活動詳情時,才順便發現了此次 Free Time 舉辦的品酒課程:
★課程時間及主題:
共四堂課,以下時間可任選
(一) (A)8.12(四)&(B)8.19(四) 19:00-21:30 品酒入門 - 進入感官與味蕾的天堂
(二) (A)8.26(四)&(B)9.02(四) 19:00-21:30 時間對酒的重要性 – 時間的奧秘
(三) (A)9.09(四)&(B)9.16(四) 19:00-21:30 酒v.s食物 – 當美酒遇見佳餚
(四) 9.18(六) 17:30-19:30 以酒會友 – 課程結束後兩班酒友ㄧ同前往世貿33F餐廳品酒聚餐(餐費自理)
8/12 的 A 班的第一堂已經過了,幸好還來得及報上 8/19 的 B 班第一堂,二話不說掏出小朋友,連同 Domaine Serene 品酒會的報名費一起繳了。
課程當天,帶著 8/15 的戰利品 Vinum XL 來試試酒杯的效果。Free Time 二樓佈置成一個氣氛放鬆的品酒空間,燈光柔和,沙發舒適,儼然的墮落休閒氣息。與準時到的同學們閒聊交換名片,等待晚到的同學。等到快 7:20 課程開始,帥氣的 James 打著 Power Point 解說今天的內容(以下重點是在課程中穿插講的,為避免影響品酒過程的閱讀節奏,因此先行列出):
1 公升中,每 17g 的糖可提昇 1° 酒精度 |
Tartaric Acid 酒石酸,瓶塞上看到的白色結晶,是酒中的重要成分,可抑制酒中壞菌,但也是部分酸臭味來源 |
薄酒萊採用 CO2 浸泡法 |
Pinot Noir 是成長期間要炎熱,但成熟後冬眠時又要變涼,氣候條件要求古怪,是一種難搞的葡萄 |
酒的四大要素:單寧、酒精、酸、糖(可外加第五項:甘油),四大要素決定酒的平衡度 |
酒精度高可帶來甘甜感,降低酸味與單寧,但也會破壞平衡度 |
甘油可包覆住酸,產生較圓潤的口感 |
單寧與水結合,帶走舌頭上的水份,造成澀味 |
氣味的立體感:香氣中的多種層次。香氣主味來自葡萄本身,次味來自發酵過程產生的氣味與木桶味 |
主要酒色:一眼就看出的顏色,次要酒色:邊緣泛的光圈 or 隱含的顏色 |
若酒色帶綠色,表示當年氣候較冷,葡萄較不成熟 |
口感:體會酒的飽滿度與餘韻,是否能在口中停留 3~5 秒以上 |
品酒順序:白-->紅,淡-->濃,干-->甜,年輕-->陳年,便宜-->昂貴,爛酒-->好酒 |
(好啦,小弟承認只記得這些,James 不要打我^^;)
以下則是今天的酒款:
|
酒名 | Catena Chardonnay 2007 |
酒種 | 干白酒 | |
年份 | 2007 | |
產地 | 阿根廷 Mendoza | |
生產者 | Bodega Catena Zapata | |
葡萄 | 100% Chardonnay | |
酒精度 | 13.7% | |
價格 | NT$ 950 (750ml) | |
購買處 | Free Time 宏嘉數位葡萄酒坊 | |
購買日 | 2010.8.19 | |
品酒日 | 2010.8.19 | |
酒色 | 淡黃近透明,帶淡綠 | |
香氣 | 腐木,草腥,香料,乾草,腐敗水果,青芒果,青草 | |
口感 | 酒精味不強,酸味較強,尖銳型 | |
平衡度與型態 | 口感較尖銳,flash型酒款 | |
食物搭配 | 酸辣海鮮類 | |
飲用時機 | 太青,似乎尚未成熟,再擺 1 年看看 | |
說明 | 阿根廷Catena家族經營葡萄酒事業超過一世紀,優良的釀酒技術吸引了法國波爾多五大酒莊之一的 Chateau Lafite 注目,甚至進化到合作關係。酒廠位於Mendoza高原上,葡萄園分布高度極廣,高度較低葡萄園溫度較高但相對來說日照較少,較上方的葡萄園日照較多,但相對必須忍受酷寒,酒莊擁有研究小組,專門找尋搭配最好的地塊與葡萄樹。此酒款在 100% 法國橡木桶中熟成 9 個月,每年換 35% 的新桶。 | |
結論 | 氣味真的很不行,不新鮮的感覺…配海鮮勉強可以吧 | |
評價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一開始味道就很不好聞,有腐木與草腥味,夾雜些微不知名香料的味道。酒色是淡黃近透明的,隱含淡綠色。隨後又冒出乾草與腐敗水果的味道。奇怪,我跟阿根廷的酒好像很不投緣,大概是潛意識裡討厭馬拉度那吧?XD 酒精味並不強,到了後段才有青芒果的氣味出來。喝起來口感頗酸,屬比較尖銳型的。James 說這就是 flash 型酒款,並解說酒色若帶有綠色,表示當年天氣較冷、葡萄不成熟的現象。確定這款酒是進木桶的之後,便拿出 Vinum XL Montrachet 杯,把酒倒進去,看看有什麼不同。嗯嗯,香氣變得比較討喜了,酸敗味不見,出現了青草味,聞起來跟之前喝過的紐西蘭 Matua Sauvignon blanc 有點像,喝起來也比較不酸。呵呵,酒杯真的有效果喔。但這款酸味與氣味都較重,大概也要配比較重口味的海鮮吧。
第二款:
|
酒名 | Chateau Ste Michelle Chardonnay 2008 |
酒種 | 干白酒 | |
年份 | 2008 | |
產地 | 美國華盛頓州 Columbia Valley | |
生產者 | Chateau Ste Michelle | |
葡萄 | 100% Chardonnay | |
酒精度 | 13.5% | |
價格 | NT$ 850 (750ml) | |
購買處 | Free Time 宏嘉數位葡萄酒坊 | |
購買日 | 2010.8.19 | |
品酒日 | 2010.8.19 | |
酒色 | 淡黃,帶橄欖綠 | |
香氣 | 青蘋果,鳳梨,奶油,馬鈴薯 | |
口感 | 偏濃郁口感,酸度較低 | |
平衡度與型態 | 溫潤,平衡度還不錯 | |
食物搭配 | 清蒸海鮮類,義大利麵白醬 | |
飲用時機 | 現在差不多可以喝了 | |
說明 | Chateau Ste. Michelle是華盛頓州現存歷史最久的酒廠,廠址位在西雅圖,將 Columbia Velley 採收的葡萄運過來釀造。1976年遷入Woodinville,開始了這個頗為獨特,在當地沒有葡萄園的葡萄酒鄉。此酒款混用法國與美國橡木桶,熟成 6 個月,其中 10% 為新木桶。 | |
結論 | 還蠻平易近人的酒款,反過來說就是沒什麼特色了 | |
評價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這款就好聞多囉。果味相當突出,有很明顯的青蘋果與鳳梨味。帶著一絲奶油味,應該是來自木桶的。酒色是淡黃帶一點橄欖綠,應該比第一款成熟一點。James 說將酒進木桶可創造偏濃郁的口感,而木桶也是次要氣味的來源,如奶油、木頭、炭火味等等都是木桶來的。喝起來酸度較低,口感溫潤,James 解說這就是甘油的作用,甘油可以包覆住酸,產生較圓的口感。換到 Vinum Montrachet 杯後,竟聞到像馬鈴薯或山藥般的塊根莖類氣味?很怪,喝起來也變得較酸了,Riedel 講師曾說「好杯要倒好酒」,反過來說就是好杯會讓較差的酒原形畢露?(James 不要打我 x 2)
第三款:
![]() |
酒名 | Shaw and Smith M3 Chardonnay 2007 |
酒種 | 干白酒 | |
年份 | 2007 | |
產地 | 澳洲南部 Adelaide Hills | |
生產者 | Shaw and Smith 酒廠 | |
葡萄 | 100% Chardonnay | |
酒精度 | 13% | |
價格 | NT$ 1300 (750ml) | |
購買處 | Free Time 宏嘉數位葡萄酒坊 | |
購買日 | 2010.8.19 | |
品酒日 | 2010.8.19 | |
酒色 | 橄欖綠 | |
香氣 | 木桶味,香草,白葡萄 | |
口感 | 酸味適中,口感滑潤,會回甘 |
|
平衡度與型態 | 酸味平衡度佳,持續力夠,唯香氣層次與豐富性較弱 | |
食物搭配 | 煎煮肉類,海鮮,單獨飲用 | |
飲用時機 | 現在喝很剛好 | |
說明 | 這款Chardonnay是由Shaw and Smith 的 Single Vineyard M3的優質葡萄釀製,M3這個名稱是因為這是屬於酒廠主人Michael and Matthew Hill Smith and cousin Martin Shaw三人的,所以稱為M3,全部的葡萄都是手工採收。這隻酒有35-40%採用新法國桶和60-65%的使用1-2年的法國桶陳年釀製。 | |
結論 | 平衡度、持續性均發揮得相當好,讓人喜歡 | |
評價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酒色為橄欖綠色,一開始有明顯的木桶味,然後香草與白葡萄的香氣就穩定散發了,持續性不錯,只是層次似乎單調了一些。喝起來口感滑潤,酸味也適中。平衡度表現的相當好喔,在口中的餘韻表現也很好,是會在舌根回甘的,讓人蠻喜歡的。換到 Montrachet 杯之後,香氣基本調性沒變,但變得更香了,廣大的杯身讓香氣有聚集放大效果,讓這款酒更顯本色。
第四款:
![]() |
酒名 | Indomita Nostros Gran Reserva Chardonnay 2008 |
酒種 | 干白酒 | |
年份 | 2008 | |
產地 | 智利 Casablanca Valley | |
生產者 | Vina Indomita 酒廠 | |
葡萄 | 100% Chardonnay | |
酒精度 | 13.2% | |
價格 | NT$ 1100 (750ml) | |
購買處 | Free Time 宏嘉數位葡萄酒坊 | |
購買日 | 2010.8.19 | |
品酒日 | 2010.8.19 | |
酒色 | 淡黃色,帶淺綠色 | |
香氣 | 白葡萄,玉蘭花,糖果 | |
口感 | 酸度較高 | |
平衡度與型態 | 口感的表現較香氣突出 | |
食物搭配 | 貝類,鮭魚,白肉類 | |
飲用時機 | 現在差不多可以喝,也可再放 1 年看看 | |
說明 | Vina Indomita 為智利的國寶級酒廠。其葡萄園 Casablanca Valley 鄰近海邊,氣候涼爽,為 Sauvignon blanc 與 Chardonnay 提供絕佳成長條件。此酒款置於木桶熟成。 | |
結論 | 香氣層次感還不錯,又是智利標準的「中規中矩」風格 | |
評價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酒色是淡黃色帶淺綠色的,果味明顯,有白葡萄、玉蘭花香氣,接著散發糖果味。香氣層次感不錯,氣味強度中等。喝起來酸度較高,表現比氣味來得強一些。這款放到 Montrachet 杯就沒有什麼變化,整體很中規中矩的型態。奇怪,智利酒怎麼都是這種中規中矩調調?
接下來試喝紅酒。在解說過程中,發生部分同學的第六款與第七款酒倒錯杯的情形,James 與幾位姊妹協助大家辨識&換杯後,才繼續進行品酒。也趁這個機會給大家機會教育,學習怎麼看酒色與聞香來辨別酒,讓這次小烏龍增加同學們的經驗值
第五款:
![]() |
酒名 | Indomita Nostros Gran Reserva Pinot Noir 2009 |
酒種 | 紅酒 | |
年份 | 2009 | |
產地 | 智利 Casablanca Valley | |
生產者 | Vina Indomita 酒廠 | |
葡萄 | 100% Pinot Noir | |
酒精度 | 13.5% | |
價格 | NT$ 850(750 ml) | |
購買處 | Free Time 宏嘉數位葡萄酒坊 | |
購買日 | 2010.8.19 | |
品酒日 | 2010.8.19 | |
酒色 | 淡紫紅色 | |
香氣 | 貓尿,青芒果 | |
口感 | 非常澀,太年輕了還不能喝 | |
平衡度與型態 | 尚未熟成,暫且保留,因為香味根本打不開! | |
食物搭配 | 牛排,烤肉 | |
飲用時機 | 太太太年輕了,還要繼續放 10 年吧! | |
說明 | 同樣為智利國寶級酒廠 Vina Indomita 釀製,此款 Pinot Noir 同時具有新世界與舊世界的風格。 | |
結論 | 2009 的酒就拿出來賣真是搞錯了!繼續陳放熟成才能展現其內涵。 | |
評價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顏色還是淡紫紅色,一看就知道太年輕了。2009 年的就為什麼就拿來賣呢?James 說因為 2010 年智利發生大地震,酒莊為了度過災變難關,只好把 2009 年陳放時間根本還不夠的酒拿來換錢。香氣也是完全鎖住的,只有些微的貓尿味,其他氣味完全聞不到。100% 的 Pinot Noir 果然還是很硬的,口感也是非常澀,根本不能喝。換到 Vinum XL Pinot Noir 杯試試看吧,果香比較出來一點了,有些青芒果味,喝起來口感也變比較甜潤,慢慢接近 Pinot Noir 應有的感覺。但光靠杯子要把 2009 年的酒打開還是很艱辛,繼續陳放到它熟成的那天吧...
第六款:
![]() |
酒名 | Chateau Tour du Roc 2005 |
酒種 | 紅酒 | |
年份 | 2005 | |
產地 | 法國波爾多上梅鐸區Arcins | |
生產者 | Tour du Roc 杜石酒莊 | |
葡萄 | 50% Cabernet Sauvignon,45% Merlot,5% Petit Verdot | |
酒精度 | 12.5% | |
價格 | NT$ 1050(750 ml) | |
購買處 | Free Time 宏嘉數位葡萄酒坊 | |
購買日 | 2010.8.19 | |
品酒日 | 2010.8.19 | |
酒色 | 紫紅色,中間色深 | |
香氣 | 煙絲刺鼻味,葡萄乾,乾木屑,泥土味,黑佳麗(1.5 hr),糖香(2 hr) | |
口感 | 酒精味較強,酒體較薄,單寧較少 | |
平衡度與型態 | 香氣較刺鼻,酒體些微單薄,有點緊張又搖擺的感覺 | |
食物搭配 | 紅肉類,燉肉,單獨飲用 | |
飲用時機 | 繼續陳放 5 年。很難打開,飲用時要醒酒 2 hr。 | |
說明 | 葡萄園距 Margaux 產區北邊 4 公里的砂礫地,葡萄樹齡平均 25 年,手工採收。在大桶中發酵 3 星期,在橡木桶中繼續熟成 12 個月。 | |
結論 | 想喝要有點耐心喔,等待後還蠻值回票價的。頗有陳放潛力的酒款。 | |
評價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這款就是法國波爾多左岸的典型混釀了。顏色是紫紅色,中間顏色頗深,看來是酒體比較厚的一款。開始的香氣很刺激,有煙絲般的刺鼻味,然後是葡萄乾、乾木屑與泥土味,接著就停留在這裡,展現法國酒的一貫個性:不打開我就是不打開。喝起來有較強酒精味,但意外的酒體較薄,單寧比較少,跟看酒色時的推測不一致。把它換到 Vinum XL Cabernet 杯,依舊頑固封閉。只好下課後一邊搖晃它,一邊跟其他同學閒聊。等到 1.5 小時,黑佳麗味終於冒出來了,到了 2 小時才冒出甜香,展現典型的左岸香氣,持續力也不錯,等待還是有回報的。這款酒想喝還是得等一等啊,繼續放個幾年吧。
第七款:
![]() |
酒名 | Bindi Sergardi Chianti Classico DOCG 2005 |
酒種 | 紅酒 | |
年份 | 2005 | |
產地 | 義大利 Mocenni | |
生產者 | Bindi Sergardi | |
葡萄 | 97% Sangiovese,3% Merlot + Cabernet Sauvignon | |
酒精度 | 13.5% | |
價格 | NT$ 1460(750ml) | |
購買處 | Free Time 宏嘉數位葡萄酒坊 | |
購買日 | 2010.8.19 | |
品酒日 | 2010.8.19 | |
酒色 | 紅色,邊緣橙色 | |
香氣 | 香料,茴香,中藥,當歸,1.5 hr 香氣衰退 | |
口感 | 澀味不強,入口舌根有點苦味 | |
平衡度與型態 | 香氣十分突出,嗅覺型 | |
食物搭配 | 藥燉排骨(爆笑),烤肉,重口味紅肉類,起司 | |
飲用時機 | 現在可以喝了 | |
說明 | 於橡木桶中熟成 10 個月,保留產地葡萄特性。除葡萄酒外,此酒莊也生產橄欖油。 | |
結論 | 頗奇怪的一款,很像藥酒,不太像葡萄酒的氣味。勞工朋友的最愛 XD | |
評價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第一次喝到的山吉優(Sangioverse)酒款,對它充滿好奇心。酒色是紅色而邊緣帶橙色,相當特別。香氣十分怪異:強烈的香料味,而且不是西方的香料,而是像中藥般的氣味!讓人想起夜市賣的藥燉土虱(真是超級台客!)入口到舌根會有點苦味,香氣持續力(藥力?!)倒是不錯,維持 1.5 小時才衰退,不知道有沒有比維士比強?這肯定是勞工朋友的最愛啦!! XD
第八款:(資料不全待補完)
酒名 | Amaroni delle Valpolicella Montezero | |
酒種 | ||
年份 | 2007 | |
產地 | 義大利東北部 | |
生產者 | ||
葡萄 | ||
酒精度 | ||
價格 | ||
購買處 | Free Time 宏嘉數位葡萄酒坊 | |
購買日 | 2010.8.19 | |
品酒日 | 2010.8.19 | |
酒色 | 紫紅色 | |
香氣 | 蛋糕,香草,糖果甜香 | |
口感 | 甜味,甜點蛋糕口感,很像甜點酒。澀味強,酒體頗硬 | |
平衡度與型態 | Powerful 酒款,香氣獨特,酒體也相當堅硬 | |
食物搭配 | 巧克力,較甜的甜點,單獨當甜點酒飲用,糖醋料理 | |
飲用時機 | 現在喝蠻剛好的,可以再放 1 ~ 2 年 | |
說明 | ||
結論 | 有甜白酒的香氣,紅酒的堅實酒體,令人印象深刻 | |
評價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這款酒不在原先酒單上,算是 James 加碼送大家的。酒色呈紫紅色,氣味非常香甜,就像奶凍捲般的蛋糕與香草氣味,和常見的紅酒大相庭逕。喝起來澀味強,酒體蠻硬的,卻又帶有甜味,像大塊蛋糕的口感,很像甜點酒,James 說它也常拿來代替甜點。這應該算 Powerful 的酒。Amy 同學非常喜歡,說今天來就是要喝這款酒的。回家上網查 Amaroni 資料,它是一種用風乾葡萄釀的酒,是義大利非常具有特色的酒款呢。但酒的資料沒抄齊全,在 Google 打 Amaroni 跑出一堆結果,也不知道哪個才是今天喝的,只好改天再問 James 做補完。
第九款:
![]() ![]() |
酒名 | Leeuwin Estate Prelude Vineyards Chardonnay 2004 |
酒種 | 干白酒 | |
年份 | 2004 | |
產地 | 澳洲西部 Margaret River | |
生產者 | Leeuwin Estate | |
葡萄 | 100% Chardonnay | |
酒精度 | 14.5% |
|
價格 | 不詳,網路參考價 NT$ 980 | |
購買處 | 不詳 | |
購買日 | 不詳 | |
品酒日 | 2010.8.19 | |
酒色 | 淡金黃 | |
香氣 | 清涼氣息,薄荷,汽水,芒果,乳酪,起司 | |
口感 | 清甜圓潤 | |
平衡度與型態 | 香氣口感都十分清爽,平衡度高 | |
食物搭配 | 單獨飲用,高級海鮮,日本料理 | |
飲用時機 | 現在飲用 | |
說明 | 1974年創立的Leeuwin Estate在加洲葡萄酒名人Robert Mondavi的協助下,善加利用Margaret River得天獨厚的氣候和土壤,在短短的30年就已成為澳洲最知名的酒莊之一,也讓大家開始重視Margaret River產區。Art Series Chardonnay 被公認為澳洲最棒的Chardonnay,也多次拿到Robert Parker和Wine Spectator評予96-97高分。相對價格較低的Prelude Vineyards系列,並沒有完全用上新桶,同時桶陳時間也較短,而此系列除兼有陳年實力外,果香較為直接,Chardonnay仍是此系列上選,亦有 CS-M供選擇。 | |
結論 | 清新透涼,炎炎夏日消暑的良伴 | |
評價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這隻酒是 James 朋友送他的,今天帶來貢獻給大家。淡金黃的酒色澄澈美麗,一聞香氣很驚艷,既涼爽層次又豐富!果香非常清爽,帶著薄荷與汽水般的清涼氣息,然後穩定散發芒果香味,帶著一些乳酪與起司味,但這些木桶帶來的氣味又不會搶戲,良好襯托著果香的展現。口感則清甜平衡,爽口順喉,入腹後透體涼爽。有如烈日之下站在瀑布旁,啜飲清涼山泉與冰鎮烏梅汁,透心舒暢的消暑快感。酒精度相當高,達 14.5%,這應該也是清甜的原因吧。這款意外的禮物是今天最喜歡的一款酒了,單獨飲用、配高級海鮮應該都不錯,甚至想拿來配日本料理啊!
時間已晚上 10:00 點多,有些同學先行離開,剩下的人繼續喇賽。看看時間差不多了,到樓下拿出剛買的 Sommelier Sauternes,裝了剛上機的 Noble One 2007 試飲。之前喝 2006 年的有如遇到神之雫般的驚喜,看看 2007 年表現如何。香氣主體換成甜橙味,帶著一些石頭礦物與汽油揮發味,2006 年的香氣主體:蜜香,在 2007 年較淡了,香氣層次沒有 2006 年豐富。喝起來一樣順口,然而餘韻較弱,沒有 2006 年的長崎蛋糕綿密口感,倒像濃縮純果汁了。還是好酒一瓶,只是比 2006 年遜色。
一個晚上就喝到 10 款酒,收穫滿滿。期待明天的 Domain Serene 囉。
後記
上網一查,原來 Leeuwin Estate 來頭這麼大。Prelude Vineyards 算是二軍酒嗎?那對頂級 Art Series 就更加期待了。8/26 去店裡,Eva 很熱心的將空瓶送我,真開心!起了想收藏的念頭,希望還找得到。
(The End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