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 Free Time 品酒課的第二堂了,稍微早到了一點,在做功課 & 等同學來的時候,想先喝一杯酒暖暖身。Nancy 推薦了這款:
![]() |
酒名 | Chateau Prieure-Lichine 2005 |
酒種 | 紅酒 | |
年份 | 2005 | |
產地 | 法國波爾多上梅鐸區 Margaux | |
生產者 | Prieure-Lichine 荔仙酒莊 | |
葡萄 | 55% Cabernet Sauvignon,41% Merlot,4% Pitet Verdot | |
酒精度 | 13.5% | |
價格 | NT$ 3300 (750ml) | |
購買處 | Free Time 宏嘉數位葡萄酒坊 | |
購買日 | 2010.9.2 | |
品酒日 | 2010.9.2 | |
酒色 | 紅寶石色,中間深紅,邊緣橙紅 | |
香氣 | 騷味,木頭,朱槿 (香氣等了很久都打不開) | |
口感 | 酸度較高,澀味低,如水般平淡無體,張力餘韻弱 | |
平衡度與型態 | 清淡無感覺,空氣般酒款 | |
食物搭配 | ? | |
飲用時機 | 還須繼續陳放 5 年以上 | |
說明 | Chateau Prieure-Lichine以近數十年來的歷史而言,算是一個很幸運的酒莊,1952年,Alexis Lichine先生,買下此一酒莊以後,傾全力將他經營得有聲有色,Alexis先生的知名於世界酒壇,是將波爾多的頂級紅酒,成功地打入美國的市場,1989年,Alexis Lichine先生在波爾多過逝,Chateau Prieure-Lichine由他的兒子Sacha Lichine來繼承,1999年六月,Ballande家族買下了Chateau Prieure-Lichine,佔地70公頃的Chateau Prieure-Lichine酒莊,其葡萄園,橫跨Margaux酒區中的五個小村莊,產量的三十萬瓶紅酒,在Margaux酒區中,算是一個蠻大的酒莊 | |
結論 | 現在評價似乎太早了,但 Margaux 都是這種弱弱的感覺嗎? | |
評價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酒色很好看,美麗的紅寶石色,中間為深紅色,邊緣帶著橙紅色。leg 很長,從視覺上判斷是屬於酒體濃的喔。但卻聞不到任何的氣味,只有一點點騷味與木桶味,倒入 Vinum XL Cabernet Sauvignon 中一段時間還是打不開,只聞到一點點朱槿花香,十分地堅硬。喝起來酸度較高,沒有什麼澀感,沒有張力、沒有餘韻,像水一般平淡無味,感受不到酒體的存在... Margaux 區的酒都是這樣嗎?這就是「優雅」的意思喔?不懂... 若哪天能喝到 Chateau Margaux 也是這樣的話,是不是我就不會喜歡 Margaux 區的酒了呢...? Nancy 卻說他很喜歡這款酒,可能這款酒不能光用杯子來暴力的打開,需要陳放才可以,那只能看未來有沒有緣份再喝到囉。
上課之前 James 先放了一段短片,內容是介紹香檳的製作方式。將酒裝瓶後,會在加糖與酵母至瓶中進行二次發酵。發酵完後將所有瓶子倒置,讓死酵母沈澱至瓶口。待沈澱完畢,死酵母會在瓶口堆積成一疊厚厚的渣,這時會把酒放入一台特別的快速冰凍機,讓瓶頸的渣迅速冷凍成一小段冰柱,然後馬上將酒送到另一台取出冰柱的機器,一個小機臂會插入瓶口將那段冰凍住的酵母渣取出,這樣就完成酒的淨化了,很聰明的方式。
開始上課,照例先將重點整理出來再寫品酒心得:
Terroir (風土人文):由地理狀況、氣候、土壤結構、釀酒師組成。就是「天地人」三大要素。 |
波爾多左岸土壤結構:礫石,有吸熱功能,土地貧瘠但排水良好,適合種植 Cabernet Sauvignon |
波爾多右岸:石灰暖性土質,適合種植 Cabernet Franc;黏土良性土質,適合種植 Merlot |
2005 年 5 ~ 10 月天氣均乾燥,日照充足,無酷熱,是好年份 |
2006 年 7 月高溫,葡萄提前熟成,8 月多雲日照不足,9 月多場豪雨,對的採收時間決定品質 |
2007 年 5~8 月溼冷缺乏日照,9 月乾燥炎熱,干白與甜白較好,是紅酒糟糕的一年 |
2008 年,20 年來最晚採收年份,8 月涼爽不熱,葡萄 10 月才熟成 |
接下來就是品酒時間囉。今天準備了三支同酒莊、不同葡萄品種的酒,以及兩支不同年份的同一酒款。
第一款:
![]() |
酒名 | Preece Merlot 2005 |
酒種 | 紅酒 | |
年份 | 2005 | |
產地 | 澳洲維多利亞 | |
生產者 | MITCHELTON 酒廠 | |
葡萄 | 100% Merlot | |
酒精度 | 14.5% | |
價格 | NT$ 935 (750ml) | |
購買處 | Free Time 宏嘉數位葡萄酒坊 | |
購買日 | 2010.9.2 | |
品酒日 | 2010.9.2 | |
酒色 | 紅色帶一點紫色,邊緣橙紅色 | |
香氣 | 木桶,茴香,蛋糕,葡萄乾,胡椒,香草,醬油,糖果 | |
口感 | 口感較甜,後段較辣,酸度較高,澀度中等 | |
平衡度與型態 | 香氣口感平衡度尚佳,酒體較偏弱 | |
食物搭配 | 燉肉,紅肉,滷肉 | |
飲用時機 | 現在飲用 | |
說明 | Preece 是為了紀念澳洲 Mitchelton 第一位釀酒師 Mr. Colin Preece,而在 1976 年所創立的。此酒款於木桶中熟成 12 個月。 | |
結論 | 香氣還蠻討喜可愛,根本就是 Syrah 的 Merlot! | |
評價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一開始根本不知杯中倒的是什麼酒,先來猜猜看。酒色紅中帶紫,邊緣還泛橙紅色。有著很明顯的木桶與茴香、蛋糕味,到了這裡以為它是 Shiraz 了,沒想到一看酒名...是 Merlot!又被騙了!@#$%↑&* 不過香氣蠻討喜,把它當 Shiraz 喝也無所謂啦。接著有葡萄乾味,一點辛辣的胡椒味開始跑出來。喝起來口味帶甜,入喉到舌根比較辣,酸度較高,澀味算中間程度。餘韻還不錯有 4~5 秒。整體的平衡感不錯,酒體稍微偏弱了一點。後面則有醬油與糖果味,香氣可持續 1 小時,恩恩,不錯的 Shiraz...不不,是 Merlot!都被它搞混了!
![]() |
酒名 | Preece Cabernet Sauvignon 2004 |
酒種 | 紅酒 | |
年份 | 2004 | |
產地 | 澳洲維多利亞 | |
生產者 | MITCHELTON 酒廠 | |
葡萄 | 100% Cabernet Sauvignon | |
酒精度 | 14.5% | |
價格 | NT$ 935 (750ml) | |
購買處 | Free Time 宏嘉數位葡萄酒坊 | |
購買日 | 2010.9.2 | |
品酒日 | 2010.9.2 | |
酒色 | 紅色帶橙黃色 | |
香氣 | 乾梅,木頭,墨汁,甘草 | |
口感 | 順口,酸澀均中等,餘韻有 3~5 秒 | |
平衡度與型態 | 香氣層次較弱,偏口感型,酸澀平衡度不錯 | |
食物搭配 | 煎肉,牛排 | |
飲用時機 | 可以現在喝,也可以放個 3 年 | |
說明 | 此酒款於木桶中熟成 15 個月。 | |
結論 | 一般配餐可用之平順酒款 | |
評價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酒色是紅色帶一點橙黃,不像 Cabernet Sauvignon 會有的顏色,反而較像 Sangiovese,這家酒莊真愛玩這種把戲。香氣就沒騙人了,典型的 Cabernet Sauvignon 會有的氣味,木桶味明顯,有乾梅、墨汁味,帶有一些青草茶鋪的甘草味道。喝起來頗順口,酸澀平衡感蠻高的,可惜香氣豐富性不太夠。持續性也不錯,大約 1 小時開始衰退。
![]() |
酒名 | Preece Shiraz 2004 |
酒種 | 紅酒 | |
年份 | 2004 | |
產地 | 澳洲維多利亞 | |
生產者 | MITCHELTON 酒廠 | |
葡萄 | 100% Shiraz | |
酒精度 | 14.5% | |
價格 | NT$ 935 (750ml) | |
購買處 | Free Time 宏嘉數位葡萄酒坊 | |
購買日 | 2010.9.2 | |
品酒日 | 2010.9.2 | |
酒色 | 紅寶石色帶橙紅,中間紫紅色 | |
香氣 | 茴香,蛋糕,香草,豆腐乳,柳橙,牛奶糖 | |
口感 | 偏甜味,帶酸辣,澀味不強 | |
平衡度與型態 | 口感平順,香氣層次與力道較弱,但持續力不錯 | |
食物搭配 | 蛋糕,偏甜醬汁之肉類 | |
飲用時機 | 現在飲用 | |
說明 | 此酒款於木桶中熟成 15 個月。 | |
結論 | 配醬汁類食物的不錯選擇 | |
評價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總算是真的 Shiraz 了。香氣是標準的茴香與蛋糕,沒騙人。辛辣氣息較濃。酒色美麗,紅寶石色,邊緣是橙紅色,中間是紫紅色,這樣的漸層色調相當好看。口感有點甜,帶些酸辣味,澀味不太強,入口後竟有些牛奶糖的味道與口感。餘韻較短些,只有 2~3 秒。接著持續散發出香草與柳橙,還有...豆腐乳!頭一次在酒中聞到這味,真是特別!開瓶 2 小時香氣依然,持續力頗佳,只是力道與層次感較低。這種甜中帶鹹口感應該很適合偏甜醬汁喔,不知真配豆腐乳會怎樣?
![]() |
酒名 | Chateau Pichon Longueville Baron 2004 |
酒種 | 紅酒 | |
年份 | 2004 | |
產地 | 法國波爾多上梅鐸 Pauillac | |
生產者 | Pichon Longueville | |
葡萄 | 60% Cabenet Sauvignon,30% Merlot,4% Cabernet Franc,1% Petit Verdot | |
酒精度 | 13% | |
價格 | NT$ 5500 (750ml) | |
購買處 | Free Time 宏嘉數位葡萄酒坊 | |
購買日 | 2010.9.2 | |
品酒日 | 2010.9.2 | |
酒色 | 深紅色帶紫色,邊緣為紅色 | |
香氣 | 藍莓,辣味 | |
口感 | 澀味較強 | |
平衡度與型態 | 口感平衡度不錯,香氣層次較少 | |
食物搭配 | 起司,牛排,烤肉 | |
飲用時機 | 繼續陳放 5 年以上(參考適飲期:2009~2022) | |
說明 | Chateau Pichon Baron 於1851年為Raoul de Pichon Longueville先生所創立,1855年被評鑑為二級的酒廠。1933至1988年間,其擁有者是Bouteiller家族。後來AXA Millesimes公司買下酒廠,並委託Jean-Michel Cazes先生經營。Jean-Michel Cazes 管理本酒莊銳意改革,包括較晚採收,嚴格篩選,使用新橡木桶等措施,品質已臻一流酒莊,本酒莊緊鄰 Ch. Latour 葡萄園位於南方陽光普照地帶,80年代前由於管理不佳品質不穩,經由Jean-Michel管理後,可說是 Pauillac 的明星酒莊,2001年 Jean-Michel Cazes先生離開經營團隊。現今由Christian Seely先生掌管。2004 並非特別好的年份,卻展現此酒款的特質。WS 91 分,RP 93 分。 | |
結論 | 現在喝還太早,放了 2.5 小時都打不開,陳放潛力深厚 | |
評價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典型的波爾多左岸呈現,深紅帶紫色,邊緣為紅色。香氣很不明顯,只有一點藍莓的果香,其餘都是辛辣氣息,而且放了 2.5 小時都等不到香氣打開。澀味比較強些,口感平衡度蠻好的,餘韻綿長達 6~7 秒,還會回甘。只是香氣一直出不來,看來要陳放幾年後才能喝出它的本色吧。
![]() |
酒名 | Chateau Pichon Longueville Baron 1997 |
酒種 | 紅酒 | |
年份 | 1997 | |
產地 | 法國波爾多上梅鐸 Pauillac | |
生產者 | Pichon Longueville | |
葡萄 | 60% Cabenet Sauvignon,30% Merlot,4% Cabernet Franc,1% Petit Verdot | |
酒精度 | 13% | |
價格 | NT$ 4500 (750ml) | |
購買處 | Free Time 宏嘉數位葡萄酒坊 | |
購買日 | 2010.9.2 | |
品酒日 | 2010.9.2 | |
酒色 | 磚紅色,邊緣橙紅色 | |
香氣 | 辛辣氣,木桶,炭火,白胡椒 | |
口感 | 酸度較高,不太澀,尚稱順口,餘韻不錯 | |
平衡度與型態 | 香氣已無法發揮,剩口感可取 | |
食物搭配 | 煎肉,牛排 | |
飲用時機 | 已過適飲期 | |
說明 | 1997 為較差年份,WS 87 分,RP 86 分。 | |
結論 | 已沒有果香,年華老去的老酒 | |
評價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這應該是第一次喝到老酒。1997 年份的,酒瓶上有稱為「裙帶」的黑色沉澱,表示存放狀態良好,沒有被移動過。酒色是磚紅色的,邊緣帶些橙紅,是老酒的色澤。放了十幾年果味盡失,只剩辛辣的酒味,木桶味明顯,有炭火與白胡椒味,開瓶 2.5 小時氣味依舊,持續力不錯。餘韻一樣長達 6~7 秒,酸度比較高一些,澀味較低,尚稱順口。這是比較不好的年份,加上又是老酒,香氣已經不吸引人,感受到年華老去了。
課程結束,大家舉杯聊天。這時 Vincent 從外面帶回一瓶酒與大家共享:
![]() |
酒名 | Kawarau Estate Reserve Pinot Noir 2006 |
酒種 | 紅酒 | |
年份 | 2006 | |
產地 | 紐西蘭南島中央奧塔哥 (Central Otago) | |
生產者 | Kawarau Estate | |
葡萄 | 100% Pinot Noir | |
酒精度 | 13.5% | |
價格 | NT$ 1680 | |
購買處 | Free Time 宏嘉數位葡萄酒坊 (Vincent 貢獻) | |
購買日 | 2010.9.2 | |
品酒日 | 2010.9.2 | |
酒色 | 紅色,邊緣淡紅 | |
香氣 | 皮革,藍莓,小紅莓,香草,巧克力,麵包,九層塔,杜鵑,朱槿,糖果,葡萄乾 | |
口感 | 平和柔順,餘韻短 | |
平衡度與型態 | 開瓶香氣極濃烈,但衰退急速,如炸彈開花般 | |
食物搭配 | 牛排,豬排,烤肉,鮭魚,巧克力,乳酪,鹹味小吃 | |
飲用時機 | 開瓶後立刻飲用,15 分鐘就什麼都沒了(參考適飲期2007~2011) | |
說明 | 卡瓦洛酒莊 (Kawarau Estate) 成立於 1992 年 ,莊主 Charles Finny 與 Wendy Hinton 夫婦曾在台擔任過紐西蘭商工辦事處的正副代表。卡瓦洛酒莊位於紐西蘭南島的中央奧塔哥 (Central Otago) 產區 ,屬於冬季寒冷,夏季炎熱,秋季日夜溫差很大的大陸型氣候,為全世界最南方的產酒區,也是少數最有潛力生產高品質黑皮諾 (Pinot Noir) 的產區。更特別的是卡瓦洛酒莊的葡萄園從一開始就是經嚴格控管團體 BioGro New Zealand 認證的有機栽種園地,除了完全不使用化學除草劑與殺蟲劑外,在釀酒方面也近乎有機,二氧化硫殘餘量比正常葡萄酒低很多。本酒使用種植在最早開發園地裡的老樹齡葡萄釀造,因而標示為精選 (Reserve) 級,在開放式大槽裡發酵,然後在 25% 法國新桶與 75%1-5 年老桶裡熟成 10 個月後裝瓶。Rober Parker 給予 90 分評價。(資料來源:弗洛瓦 http://www.flowawine.com/wine_kawa.html) | |
結論 | 如煙火般燦爛而短暫,適合多人聚會場合,一開瓶就讓大家 high 起來! | |
評價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開瓶就如炸彈開花!香氣整個爆裂噴散,馬上吸引大家的注意力,紛紛拿酒杯湊到旁邊,「我要」「我也要」之聲不絕於耳。酒色偏紅還顯年輕,香氣極為華麗!一點皮革味,明顯又新鮮的藍莓、小紅莓、香草、巧克力味,讓眾人氣氛迅速熱烈起來。除了誘人的果味外,還夾雜麵包、淡淡的九層塔與杜鵑、朱槿花香,後面還有糖果與葡萄乾味。喝起來酸度夠,平衡順口,很讓人喜歡哪。James 看我貪婪的模樣,笑我應該是喜歡新世界的酒吧?但來的快去的也快,才 15 分鐘香氣就消失,酒體也衰退了,真如煙火一般絢爛而生命短暫的酒啊。應該很適合宴會、慶功、巴比Q 或同樂會場合吧,只要一開馬上讓大家 high 到最高點,配什麼吃都很開心。
交換名片過程中,一位同學看到我的名字嚇一跳:「你是不是竹蓮國小畢業的?!我是 XXX 的姊姊啊!」天啊?!世界真小!我跟那國小死黨十幾年沒見,今天竟然跟他姊姊相認了!我倆捧腹大笑又自 high,互爆小時候的糗事,舉杯慶重逢。大家也互相爆料誰是誰的高中同學、誰是誰的鄰居,誰跟老公又是同一本畢業紀念冊出現...在這瓶 Pinot Noir 推波助瀾下,現場儼然變成同學會 + 懇親會,瘋狂爆笑熱鬧歡喜不斷。
葡萄酒,就是這麼神奇的橋樑啊!
(The End)